正史中唐高祖李渊的一生
李渊(566-635),字叔德,陇西成纪人。其家族自北周以来便是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成员,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,父李昞官至柱国大将军。这样的出身使李渊自幼接触军政要务,《旧唐书》称其"七岁袭封唐国公""倜傥豁达,任性真率,宽仁容众"。因姨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,
李渊(566-635),字叔德,陇西成纪人。其家族自北周以来便是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成员,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,父李昞官至柱国大将军。这样的出身使李渊自幼接触军政要务,《旧唐书》称其"七岁袭封唐国公""倜傥豁达,任性真率,宽仁容众"。因姨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,
唐朝贞观十七年,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追随他一同打天下的多位功臣,便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24位功臣的画像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按照顺序排列分别是1长孙无忌、2李孝恭、3杜如晦、4魏征、5房玄龄、6高士廉、7尉迟敬德、8李靖、9萧瑀、10段志玄、11刘弘基、
当天下午,范曾的女儿范晓蕙发文称自己无法联系到父亲范曾和其妻子徐萌,瞬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。据范晓蕙所说,她刚回国就收到朋友转来的网络报道,随后与朋友驱车前往碧水庄园查看,只见房屋大门紧闭,贴着封条,里面早已人去楼空。范晓蕙还表示,自己不希望父亲离家一事被网
武德九年(626 年)的长安城,夏日的蝉鸣被玄武门的厮杀声撕碎。李建成身着东宫紫袍,手中的长矛还沾着晨露,他刚从临湖殿听完父亲李渊的召见,正准备穿过玄武门返回东宫。忽然,侧面树林中射出一箭,正中他的咽喉,鲜血喷涌而出。他难以置信地转头,看到弟弟李世民手持长弓站
道教自东汉创立后,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,至唐代进入了兴盛时期。唐初,道教被列为儒释道三教之首位。道士的社会地位在唐代显著提高,人数不断增长,宫观遍布全国。道教的经典图书也日益增多,并汇编成《道藏》。许多著名的道教学者被皇帝召请入宫,询问政事,讲道说法。他们对
公元 617 年,隋末的天下,已是烽火连天。隋炀帝的暴政使得民不聊生,农民起义如燎原之火,遍布大江南北。在这乱世之中,李渊,这位出身太原世家大族的贵族,凭借着卓越的谋略与果敢的决策,发动了一场改写历史的战争 —— 攻取长安之战,为大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大业十三年(617年)七月五日,注定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。这一天,李渊站在军前,隆重举行誓师大会。他的反隋大业,从此刻正式拉开帷幕。他坚信——命运由人不由天!面对整装待发的三万余将士,李渊心潮澎湃,难掩激动。
而这场被载入《唐太宗李卫公问对》的霍邑之战以步兵军阵消耗敌军,再以精锐骑兵实施致命突击,完美诠释了 “离合之兵” 。